花灑洗澡也浪費水?換上這個年省$5,000 6個環保冷知識大公開
6個環保冷知識
環保冷知識1/ 循環再造1個玻璃樽,足夠開動電腦25分鐘
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飲過「維記牛奶」,維記指出經過消毒處理後玻璃樽可重用9-10次才會交去循環再造 ,而每循環再造 1 個玻璃樽,節省的能源足夠開動電腦 25 分鐘,或點亮 1 個 100W 燈泡4小時,2個玻璃樽節省的能源足夠煲滾 5 杯熱水,有助減低碳排放。而玻璃樽回收後,可被循環再造成為環保磚,可以代替河沙,混合水泥等建築物料,製成環保地磚,不但大大減少堆填區的負荷,也可減少因採挖河沙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破壞。

因此我們應該要養成回收玻璃樽的習慣,除了可參與牛奶樽回樽,也可以將日常的調味料玻璃瓶、飲品玻璃瓶等廢玻璃容器送到環保署建立的社區回收網絡 「綠在區區」作回收,讓廢料再生,減少資源浪費。

環保冷知識2 / 減少網購,空運比船運碳排放高逾145倍
網購推動了速遞運輸,並大多使用最不環保的運輸模式──空運。環保機構綠色和平指出,空運的碳排放量可以比集裝貨輪高逾145倍,而事實上甚少消費者會接受下單後一兩個月後才收貨,從而空運變成網購的唯一運輸選擇。有環保人士關注食物運輸的碳足印,在選購食物時盡量選擇在地食材,以減少運輸里程,這個做法可套用於網購,應該選擇生產地接近市場的產品,關注貨物的運輸模式。


環保冷知識 3/ 轉用節水花灑,每年可慳 $5000
根據水務署資料,香港人每人每日平均耗用 130 公升水,當中沐浴已佔接近四成用水量。環保團體「環保促進會」根據水務署及能源公司提供的數據推算,使用第一級「用水效益標籤」的節水花灑,比起傳統花灑每分鐘可減少用水量約8公升。以一個四人家庭每人每日淋浴 10 分鐘為例,每年就可節省用水超過 10 萬公升,也節省能源消耗所產生的碳排放,相當於約1,000港元的水費,及電費或煤氣費約4,000元,合共5,000元,一舉多得!

環保冷知識4 / 待機模式佔總耗電量高達 11﹪
電視開著 Netflix 追劇同時手在碌 Instagram,電腦用後由它自動進入睡眠模式而非關掉,其實不管是甚麼電器,只要插上電源就是處在「待機模式」,根據國際能源總署調查研究發現,待機電力佔總耗電量的 3﹪到11﹪,因此建議家中除需 24 小時用電的電器如雪櫃之外,其他電器當外出及長時間不使用時,可將插頭拔掉,有效節約用電並減少電費支出。

環保冷知識5/ 每棵50年的樹木竟值151萬港元?
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一棵樹到底價值多少?一般樹木的價值是指作為木材的價格,以及出售果實、樹葉等帶來的營利。而來自印度加爾各答大學 (University of Calcutta) 的 T. M. Das 教授,則嘗試透過研究一棵樹生存期間的貢獻,去推算量化樹木的經濟價值。他發現 50 年生命週期裡,一棵樹木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