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交俾堅成 講世界盃】日本雖敗猶榮:控球 VS 前場緊迫

運動潮流

廣告

今屆世界盃十六强亞洲獨苗日本,面對强大的歐洲紅魔比利時,這場歐亞大戰,可以說是近年其中一場最精彩的世界盃,抹走上場對波蘭消極踢法,遭批評的污點。

.

撰文:馮堅成|編輯:Chim|圖片來源:Fifa.com

世界盃 日本的前場緊迫有效

藍武士布陣,中堅吉田麻也及昌子源,嚴管盧卡古,令他不能從容起腳。加上香川真司全場準繩的傳送,較夏沙特及迪布尼還要優勝,成功率超過九成,而其他日本球員的傳球成功率,特別在上半場達到八成以上,致令他們與比利時扯成均勢,日本輸反擊之前的角球,為甚麼不開「短角球」拖延時間而導致落敗已是後話。

.

 

有看過《足球小將—世青篇》漫畫的球迷,一定記得監督賀茂港以高強度訓練球員,加強體能,並以前場緊迫戰術,與世界頂尖對手周旋。今屆日本在世界盃賽前換帥,夏利賀錫下台,換上了富於經驗的西野朗。這位曾經在1996年領導日本奧運隊,在阿特蘭大戰勝朗拿度、白必圖、迪達的巴西,他的足球閱歷與視野,成為今屆日本成功的關鍵。

.

昨晚評述時,前香港隊隊長陳偉豪指出,日本的前場緊迫踢法,是與歐洲球隊對抗的最有效方法。因為在前場開始緊迫對手,令後防減少受壓,某程度拉近了身體質素的差距。前場緊迫同時打亂對手的進攻節奏,看準一個機會就作反擊,比利時的華湯根,就是被日本看準漏洞進攻得分。

前場緊迫打法最大問題,是消耗體力驚人。墨西哥與日本都是採用前場壓迫的戰術,令對手出錯作第一時間反攻,兩場16強賽事後段,墨西哥與日本球員都出現下跌的現象,如何掌握緊迫節奏與時間,是教練團世界盃後需要深思的問題。

.

控球踢法已經過去?

當德國、西班牙分別在初賽及16強出局後,不少文章都搶先認為,控球打法已成過去,不過今屆數字告訴大家,控球較多的球隊,仍然是比賽的佔優一方。54場比賽中,控球百份比較高一隊的勝出場次有25場,控球百份比較低的勝出場次有19場,其餘有10場比賽打和。以巴西為例,初賽3仗的控球百份比較對手高,16強對墨西哥的控球百份比不及對手,卻能擊敗對手,足見控球多少,是按形勢而定。

 

.

很多球迷也覺得,西班牙與德國今屆之敗,是由於走動不足,數字再一次告訴大家,跑動多少與跑動是否有效,是另一回事。以奧斯爾為例,他第一場對墨西哥的比賽,跑動也超過10,000米,西班牙頭3場的分組賽,傳送數字多達2089次,平均一場700次,與過去取得歐洲國家盃、世界盃冠軍的數字相差不遠。

.

巴西昨晚擊敗墨西哥,整支球隊只有卡斯美路一人跑動僅僅超過10,000米,而西班牙與德國,每場至少有3、4人是跑動過10,000米。西班牙與德國兩軍之敗,是賽前準備的問題,當世界盃比賽尚餘一天換帥,狂牛軍團能出線16強已是不俗的成績。

.

德國在次仗擊敗瑞典後,路維又舊調重彈,將勝利陣容改變,贏波原陣出擊,差不多是金科玉律,可是他並沒有汲收2012年歐洲國家盃四強對意大利轉陣輸波經驗,在如此重要關頭改變陣容,最終被南韓拉下馬,路維今屆的賽前準備如何,相信成績已有答案,但大家也不能以3數場世界盃賽事,就否定控球打法落伍。

.

馮堅成(Fung Kin Shing)

香港新聞從業員,曾經任職無綫新聞部體育組主播及樂視體育香港,現職多媒體自由工作者。

註:文章內容純屬作者意見,不代表SSwagger立場。